引起淋巴结发炎的原因(精选7篇)
“乌龙泡泡茶”投稿了7篇引起淋巴结发炎的原因,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引起淋巴结发炎的原因,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篇1:引起淋巴结发炎的原因
淋巴结炎是由淋巴结所属引流区域的急、慢性炎症累及淋巴结所引起的非特异性炎症。那么,引起淋巴结发炎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淋巴结发炎的原因
一、细菌感染 如口腔、面部等处的急性炎症,常引起下颌淋巴结的肿大,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活动度好,一般可随炎症的消失而逐渐恢复正常。
二、病毒感染 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可引起淋巴结肿大。有时淋巴结肿大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如风疹,常引起枕后淋巴结肿大。
三、淋巴结结核 以颈部淋巴结肿大为多见,有的会破溃,有的不破溃,在临床上有时与淋巴瘤难于鉴别。确诊方法是多次、多部位地做淋巴结穿刺、涂片和活体组织检查,并找出结核原发病灶。
四、淋巴结转移癌 这种淋巴结很硬,无压痛、不活动,特别是胃癌、食道癌患者,可触摸到锁骨上的小淋巴结肿大。乳腺癌患者要经常触摸腋下淋巴结,以判断肿瘤是否转移。
五、白血病 该病的淋巴结肿大是全身性的,但以颈部、腋下、腹股沟部最明显。除淋巴结肿大外,病人还有贫血、持续发热,血液、骨髓中会出现大量幼稚细胞等表现。
六、淋巴瘤 淋巴结肿大以颈部多见。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肿瘤,同时有一些淋巴结以外的病变,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脏等处的损害。
淋巴结发炎治疗方案
一、局部治疗
对于淋巴炎症的治疗,西医目前尚没有能力使其病理逆转,患者只能使用抗生素、消炎药、封闭针等来缓解症状,无法从根本上彻底治愈疾病。相比而言,素来强调整体施治、治病求本的祖国医学对此症早有研究,并以长于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的传统黑膏药中药乌金膏对其取得了十分理想的临床治疗效果。[1]
1.外敷消炎散以消炎止痛。
2.封闭疗法:脓肿尚未形成时可用青霉素,普鲁卡因溶液做淋巴结周围封闭(需先做皮试)。
3.必须敷贴中药:益中堂膏,结核性淋巴结炎如有穿破成瘘,可在切除窦道刮除病变组织的基础。
二、中医治疗
从传统中医的角度来看,本病乃多由火毒之邪窜于经络,气血凝滞而成。大多先患有痈疽疔疮等阴毒之证,毒气走窜,流注经络;或因皮肤破伤,感染邪热毒气;或因情志抑郁,心火内盛,血气逆行而生。证虽在表,而源本于里。病轻者,只在经络;病重者,则可影响脏腑,故也有发生走黄之证。简言之,病因由乎火毒,病机为气血凝滞,病位在经络之间。
中医名方淋巴活瘀贴治疗此症,外治敷贴可拔毒、活血、散瘀、舒经活络并清热利湿、消肿排脓的同时,由于传统,具有载药量大、效专力宏等特点,其所含中药成分局部渗透力强,药性经皮肤吸收而参与血液循环,直达病灶,并通过皮肤传导至经络、组织,从而激发机体的调节功能,促进局部生理功能恢复而达到快速治愈淋巴结炎之目的。
三、饮食疗法
方1:马齿苋菊花绿豆粥
绿豆浸泡半天,马齿苋洗净切碎,菊花焙干研末,绿豆半熟后人马齿苋、粳米,文火煮成粥,加入菊花末稍煮即成,每日2次服食。该方法有清热解毒利湿之药效,可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管炎,下肢伤口处出现一条或数条丝状红线,硬而有压痛者。
方2:荸荠粥
荸荠去皮切片,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人锅,加水文火煮粥,每日2次服食。功效在于能够清热生津。 主治急性淋巴管炎。附注:荸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方3:雪羹汤
荸荠、海蜇(浸泡去盐)各50-100克,煎汤分2-3次饮下,此即清代名医王士雄的“雪羹汤”,有清热化痰、消积软坚及降低血压之效,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嗽、淋巴结核和原发性高血压等症。
方4:瓦楞子蒸鸡肝
瓦楞子6-10克,于火上烧煅,研成细末与鸡肝1-2具拌匀,同蒸熟食用,有消积化痰,补肝肾,养血作用。适用于淋巴结核,肺结核,小儿疳积等症 。
方5:鱼腥草炒肉丝
将新鲜鱼腥草摘洗干净,并切成一寸左右的小段。准备肉丝适量,先用油将肉丝爆至八成熟,再将鱼腥草下锅,炒至入口绵软即可起锅装盘。适用于淋巴发炎,痈疖肿毒等病症。
淋巴结肿大的食疗方法
1、雪羹汤
荸荠、海蜇(浸泡去盐)各50-100克,煎汤分2-3次饮下,此即清代名医王士雄的雪羹汤“,有清热化痰、消积软坚及降低血压之效,可用于治疗痰热咳嗽、淋巴结核和原发性高血压等症。
2、瓦楞子蒸鸡肝
瓦楞子6-10克,于火上烧煅,研成细末与鸡肝1-2具拌匀,同蒸熟食用。有消积化痰,补肝肾,养血作用。适用于淋巴结核,肺结核,小儿疳积等症。
3、马齿苋菊花绿豆粥
绿豆浸泡半天,马齿苋洗净切碎,菊花焙干研末。绿豆半熟后人马齿苋、粳米,文火煮成粥,加入菊花末稍煮即成,每日2次服食。该方法有清热解毒利湿之药效,可用于治疗急性淋巴管炎,下肢伤口处出现一条或数条丝状红线,硬而有压痛者。
4、荸荠粥
荸荠去皮切片,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人锅,加水文火煮粥,每日2次服食。功效在于能够清热生津。主治急性淋巴管炎。附注:荸荠素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
怎样预防淋巴结肿大
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休息。
2、饮食宜清淡可口、易于消化,多吃一些清热解毒的食物,如绿豆汤、马齿苋粥、西瓜皮粥、丝瓜、芹菜等,多饮一些清热的菊花茶、金银花茶、秋梨膏等。
3、忌食辛辣燥热的食物,如韭菜、辣椒、葱、姜及烟酒,也忌食海腥、羊肉等发物。
4、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平时多吃水果蔬菜等,提高自我免疫力。
5、必须在重油烟处工作的人,尽量保护好自己,比如戴上口罩,定期出去呼吸一下新鲜空气,每年起码做一次检查等。
6、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
篇2:淋巴结发炎的原因
细菌感染
如口腔、面部等处的急性炎症,常引起下颌淋巴结的肿大性淋巴结炎,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软、活动度好,一般可随炎症的消失而逐渐恢复正常。
病毒感染
麻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都可引起淋巴结炎。有时淋巴结炎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如风疹,常引起枕后淋巴结炎。
淋巴结结核
以颈部淋巴结炎为多见,有的会破溃,有的不破溃,在临床上有时与淋巴瘤难于鉴别。确诊方法是多次、多部位地做淋巴结穿刺、涂片和活体组织检查,并找出结核原发病灶。
淋巴结转移癌
这种淋巴结很硬,无压痛、不活动,特别是胃癌、食道癌患者,可触摸到锁骨上的小淋巴结肿大。乳腺癌患者要经常触摸腋下淋巴结,以判断肿瘤是否转移。
白血病
该病的性淋巴结炎是全身性的,但以颈部、腋下、腹股沟部最明显。除淋巴结肿大外,病人还有贫血、持续发热,血液、骨髓中会出现大量幼稚细胞等表现。
淋巴瘤
淋巴瘤是原发于淋巴结或淋巴组织的肿瘤,常伴有淋巴结炎的症状,同时有一些淋巴结以外的病变,如扁桃体、鼻咽部、胃肠道、脾脏等处的损害。
篇3:淋巴结发炎的原因
淋巴结炎症状总以淋巴肿大、结节、压痛,局部红肿热痛。但急性淋巴结炎和慢性淋巴结炎在临床变现又所差异。
急性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结炎临床表现:淋巴结迅速肿大,压痛,局部红肿,痈热,伴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炎症若扩展到淋巴周围,几个淋巴结可粘连成团,也可发展成脓肿,治疗得当可消退,有时可遗留一小硬结。急性淋巴结炎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败血症。
慢性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结炎未彻底治愈或机体过度劳累.抵抗力低下时,迁延而成慢性淋巴结炎。慢性淋巴结炎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淋巴结肿大或硬,有压痛,周界清,活动无粘连性。当病情继续发展,炎症波及周围组织,疼痛加剧。
慢性淋巴结炎有反复消胀史,2—3个淋巴结,质中等硬度,活动压痛。
淋巴结炎的病因主要是由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菌从损伤破裂的皮肤或黏膜侵入或从其他感染病灶,侵入相关部位的淋巴结所造成的。当人体的免疫功能或抵抗力下降时,才容易发生本病。
篇4:淋巴结发炎的原因
当某处淋巴结肿大和疼痛时往往可以找到相应部位的炎症,例如龋齿继发感染或急性扁桃体炎时颈部淋巴结发炎,手指外伤感染后该侧腋下淋巴结发炎,痱子反复感染,两侧枕部淋巴结肿大等等。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拥有健康的饮食习惯,平时多吃水果蔬菜等,提高自我免疫力.
远离烟雾、酒精、药物、辐射、农药、噪音、挥发性有害气体、有毒有害重金属等。保持情绪乐观、心情舒畅,切忌暴怒郁闷和思虑过度。
积极锻炼身体,合理运动,增强体质。
篇5:淋巴结发炎的原因有哪些
淋巴结发炎的原因
1、慢性淋巴结炎
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但无明显原因的颈部、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标志着全身性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应予以重视,进一步检查确定。
2、结核性淋巴结炎
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
3、恶性淋巴瘤
也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
4、巨大淋巴结增生
是一种易误诊的罕见病。常表现为原因不明的淋巴结肿大,主要侵犯胸腔,以纵隔最多,也可侵犯肺门及肺内。其它受侵部位有颈部、腹膜后、盆腔、腋窝以及软组织。常易误诊为胸腺瘤、浆细胞瘤、恶性淋巴瘤等。了解本病的病理及临床表现对早期诊断极为重要。
5、假性淋巴瘤
常发于淋巴结外的部位,如眼眶、胃的假性淋巴瘤及消化道的淋巴性息肉,均可形成肿块。一般认为属反应性的增生,由炎症引起。
淋巴结发炎的症状
1、急性淋巴结炎症状
急性淋巴结炎常继发于其它化脓性感染性疾病。淋巴结迅速肿大,压痛。若患者抵抗力较强,可无全身症状,不需治疗也可自愈。较重者局部红肿热痛,非常伴有畏寒发热、头痛等症状,通过及时的抗菌消炎药物治疗,红肿即能消退,但有时因炎症引起组织增生,可遗留一个小硬结。若炎症未能及时控制,扩散到淋巴结且互相粘连,严重者可形成脓肿。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败血症。
2、慢性淋巴结炎症状
局部淋巴结肿大,最初在常见部位,如:颌下、颏下、颈深上淋巴结肿大、压痛、周界清、活动无粘连。病情继续发展,淋巴结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时,淋巴结触诊不活动,疼痛加剧,进一步发展为腺源性蜂窝织炎。
慢性淋巴结发炎的话,则患者可能会反复出现消胀的情况,并且有两到三个淋巴结,且硬度中等,活动且有压痛症状。
淋巴结发炎的治疗方法
一、全身治疗
1、结核性淋巴结炎,可选用异烟肼100mg,每日3次,长期使用18—24个月,链霉素0.5g,每日2次肌注。
2、急性淋巴结炎应首先控制炎症,避免扩散,选用有效足量的抗生素如青,链霉素或其他广谱抗生素,亦可根据标本的药敏试验选择用药。
3、支持疗法,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及液体,调节电解质平衡。
二、局部治疗
1.外敷消炎散以消炎止痛。
2.封闭疗法,脓肿尚未形成时可用,普鲁卡因溶液做淋巴结周围封闭(需先做皮试)。
3.必须敷贴中药结核性淋巴结炎如有穿破成瘘,可在切除窦道刮除病变组织的基础。
篇6:引起扁桃体发炎的原因是什么
引起扁桃体发炎的原因
扁桃体是一个免疫活性器官,可产生淋巴细胞和抗体,具有抵抗细菌和病毒的功能,并使整个机体产生免疫。口咽部是饮食和呼吸的必经之路,较易隐藏病菌和异物,扁桃体协同咽部丰富的淋巴组织,执行着这一特殊区域的防御保护任务。因此,对一个健康人来说,扁桃体就像个看门人,起着守护的作用。
细菌、病毒,通常诱发扁桃体炎最根本的病因便是细菌、病毒,而诱发扁桃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便是链球菌。抵抗力低下,当人体抵抗力低下时,极易导致扁桃体炎的发生,诸如儿童、患有慢性疾病的病人,以及精神压力过大的工作一族等。季节因素,通常扁桃体炎的病发,与季节也有一定的联系,诸如换季时,气温起伏过大,导致身体免疫力出现异常,最终诱发扁桃体炎的发生。邻近器官组织炎症,诸如咽喉部位疾病、鼻部疾病以及耳部疾病,都可能导致炎症蔓延至扁桃体,造成扁桃体炎的病发。身体其他疾病,诸如支气管炎、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以及营养不良等的急慢性炎症,也极易引起扁桃体炎的发生。
慢性扁桃体炎时,隐窝内上皮坏死脱落,细菌及炎性渗出物聚集其中,隐窝可产生小溃疡及瘢痕形成而引流不畅,适于细菌生长繁殖,故感染不易消除。屡发急性扁桃体炎,使机体抵抗力降低或治疗不彻底,则更易转为慢性。本病发生机理尚不清楚,但近年来基于免疫学的观点,认为自身变态反应为引起慢性扁桃体的重要机制。
急性扁桃体炎主要致病菌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肺炎双球菌。腺病毒也可引起本病。细菌和病毒混合感染也不少见。细菌可能是外界侵入的,亦可能系隐藏于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当机体抵抗力因寒冷,潮湿,过度劳累,体质虚弱,烟酒过度,有害气体刺激等因素骤然降低时,细菌繁殖加强所致。有时则为急性传染病的前驱症状,如麻疹及猩红热等。急性扁桃体炎往往是在慢性扁桃体基础上反复急性发作。
扁桃体发炎的建议
一、服用抗生素有效解决扁桃体发炎。一般情况下,在扁桃体发炎时服用抗生素可以有效地缓解症状的加重。
二、多喝水多注意休息。出现扁桃体发炎的情况时,应该多喝水以促进体内代谢,并且要注意休息让身体得到有效的恢复。必要时可以服用一些退热止痛药、漱口药水等。
三、切忌辛辣煎炸等刺激性食物。扁桃体发炎患者的饮食应该以清淡为主,如果摄入辛辣煎炸必然会加重病症。多吃水分含量高并且容易吸收的食物,蔬菜、水果是必不可少的食物。
四、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可促进消除扁桃体发炎。患者应该保持室内的空气流通,并且多走动,这样对于身体的恢复很有帮助。
急性扁桃体炎症状
1、起病急、恶寒、高热、可达39~40°C,尤其是幼儿可因高热而抽搐、呕吐或昏睡、食欲不振、便秘及全身酸困等。
2、咽痛明显,吞咽时尤甚,剧烈者可放射至耳部,幼儿常因不能吞咽而哭闹不安。儿童若因扁桃体肥大影响呼吸时可妨碍其睡眠,夜间常惊醒不安。
3、面颊赤红,口有臭味,舌被厚苔,颈部淋巴结,特别是下颌角处的淋巴结往往肿大,并且有触痛。白细胞明显增多。根据局部检查可见到不同类型扁桃体炎有不同表现。
4、扁桃体及腭弓明显充血,扁桃体肿大,隐窝口有黄白色脓点,有时渗出物可融合成膜状,不超出扁桃体范围,易于拭去而不遗留出血创面,淋巴滤泡充血,肿胀、化脓,扁桃体形成蛋白色小隆起。
篇7:小儿头上淋巴结的引起原因是什么
在初春季节,由于气候的变化,儿童经常会发生颈部及颌下淋巴结肿大,伴疼痛,发烧患儿很痛苦,家长非常担心,这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头上淋巴结”。那么,头上淋巴结的发病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在平时又该怎么知道自己的孩子已经患上头上淋巴结这种疾病呢,下面,我给大家总结一下。
头上淋巴结多见于2~8岁的儿童,初期患儿叫喊脖子痛,如家长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颌下或颈部有一很硬的包块,触摸很痛,可稍活动,这时会伴有张嘴吃东西困难,发烧。如不及时治疗,病情发展会很快,肿胀明显增大,皮肤发红、硬。以后中心部逐渐变软,里面化脓。因此,如果家长发现您的小孩患有淋巴结肿大,要引起注意,争取早治疗。
在小儿的耳后、颈部、颌下、大腿根部等处有时能摸到一些大小不等的疙瘩,多为活动性,能在皮下滑动,这些小疙瘩就是淋巴结。由于淋巴组织尤其是淋巴结在1 岁以内发育很快,因此,健康小儿在身体的浅表部位如耳后、颈部、颌下、腋窝、大腿根部(即腹股沟部)等都可能摸到淋巴结。但这些部位的淋巴结正常一般不超过黄豆大小,单个为多,质地柔软,可在皮下滑动,无痛感,与周围组织不粘在一起。但是不应在颏下、锁骨上窝及肘部触及淋巴结。
在一些异常情况下,淋巴结也会发生异常肿大。由于淋巴结能制造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而这些淋巴细胞有防御细菌的作用。各部位的淋巴结都与附近的器官或组织之间由通道淋巴管相连,就象身体周围的“哨所”一样,当临近的组织或器官遭受细菌袭击时,它能消灭细菌、阻止细菌向外扩散。其结果是这些淋巴结本身就肿大起来,可以用手摸到,并有疼痛或触痛。所以,可以从淋巴结肿大的部位来推测细菌引起的感染病灶所在的地方。如颌下淋巴结肿大可能为口腔及咽部发炎所致,头部枕后淋巴结肿大可能为头部、后颈部皮肤发炎。
上面就是给大家介绍的小儿头上淋巴结的发病原因,同时也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如何发现孩子患病,一定要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平时注意营养,增强体质并注意预防感冒或其他感染。如果发现患病严重,像继续增大,就应该每天测几次体温,看看有没有低热,一定要去正规医院接受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