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胚,还您一个杯--高9班家长会发班主任言稿(精选2篇)

美事文档网 时间:

“皮卡皮卡皮卡丘”投稿了2篇给我一个胚,还您一个杯--高9班家长会发班主任言稿,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给我一个胚,还您一个杯--高9班家长会发班主任言稿,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给我一个胚,还您一个杯--高9班家长会发班主任言稿

给我一个胚,还您一个杯--高9班家长会发班主任言稿

关键词:胚与杯 为了孩子  理念 目标 养成 成才  沟通 要求

尊敬的各位家长:

下午好!感谢各位对我校的信任,以及对我工作的支持,各位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与会,也是给我们老师和孩子们的鼓励与鞭策!

为了孩子,咱们从四面八方走到一起来了,很不容易!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给我一个胚,还您一个杯

首先,学生基本情况:我们班共有学生32人,其中男17人,女15人。都是我们严格择优录取的学生,都是可造之材。

第二,教育理念与目标。一个高端学校必定有与众不同的教育理念,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必定有与众不同的教育方法。这就是我今天要跟各位家长沟通的主要内容之一。(详见课件)

第三,教育管理构想。班级教育分两个方面:一是养成教育,一是成才教育。就教育方法而言,我一贯坚持正面教育和快乐教育为主,因为天才都是表扬出来的。(详见课件)

第四,对家长的希求。对孩子的教育要与学校教育保持高度一致。(详见课件)

第五,班主任的承诺:可怜天下父母心啊,我们一定把您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去关心去教育,您给我一个毛糙的胚子,我会还您一个精美的杯子。我们一定会以前所未有的信心、耐心和恒心来赢得孩子的开心、家长的放心。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

谭曙光

篇2:给我一个机会,还您一个惊喜

作为老师我们都知道一节好课,不光要有好的导入来吸引学生,好的情景来激发学生,还需要好的问题来启发学生。如果没有合适的设问引导学生思考,情境就如同聋子的耳朵成为一种摆设。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发现这样的问题:老师认真钻研了教材,对教学活动做了充分的准备,对于课堂问题的设计也做到了有梯度性、有指向性、有启发性,但却未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过这样的情形:下课了,某老师垂头丧气的端着书进了办公室,书往办公桌上一放,就开始抱怨,“真烦人,我费了这么多功夫备的课,精心制作的课件,到了班里,提出个问题,这个也不会,那个也不会,你说这课怎么上下去呀!”

在教学中遇到这种情况,我觉得教师不应太着急,我们要相信学生的能力,要给学生机会。

1.要给学生思考的机会。对于我们老师来说,这些教学内容是老生常谈,再熟悉不过了,但对于学生来说这都是新事物,对于新事物学生需要有一个从了解到接受的过程。因此老师千万不要太急于求成,力求出现一提出问题就抢答的局面。比如说我在讲《学会与父母沟通》一课时,设置了这样的情景:

是什么让我们疏远?

伤心的父母:“女儿是我们无微不至的呵护中成大的,可她上了初中以后,与我们的交谈逐渐减少了,问她学校的事,总是一句‘不知道’就打发了我。平日里,我们叫她往东,她偏要往西;我们认为是美的,她都嗤之以鼻;我们认为丑的她都津津乐道。原来那个依偎在我们身边的女儿到哪里去了?难道这就是我们付出无数心血换来色结果吗?”针对这个情景我设计了这么个问题:

从父母的倾诉中你发现了哪些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因素?

很显然这个问题很具有思考性,需要学生重新审读材料,经过归纳之后才能回答。如果此时我们耐不住性子,一抛出问题,就让学生回答,等待我们的肯定是“不会”。给学生一个思考的机会,因为学生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求知和探索的过程。

2.要给学生讨论的机会。在教学中当我们遇到上面提到的情况:一个问题抛出来,叫起一个同学来不会,再叫起一个来还答不上来,一连叫了几个都不会,而且他们又是不同层次的学生,我们就应该考虑到这个问题对于同学们来说可能是个难点,靠个人的力量难于突破,这时我们需要给同学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讨论讨论,集思广益来解决。俗话说的好啊,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在教学过程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我就喜欢把难题抛给学生,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有了自己的思路后参与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把组员们的思路进行整理,归纳后,再进行班内交流。有时对于难度大的问题,经过小组讨论后效果还不好,我就让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作为“特派员”,带着自己小组的观点到其他小组去交流、取经,然后再回到自己小组对自己的观点和其它小组的观点进行融合,最后再确定自己小组的最终观点。很多时候课堂上就会出现几个小组的“特派员”集中在一起进行争论、讨论的热闹场面,甚至有时同学们会为了一个观点、一句话争得面红耳赤。只有给同学们讨论的机会,才会出现思维火花的碰撞,才能实现情感和认识的升华。兵教兵的效果可比我们的灌输式教学效果好多了,它不但会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而且对于开阔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大有益处。

我们教师的价值就在于给学生解惑,如果直接把结论抛给他,就缺乏“解”的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给学生机会,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而我们只需做好学生思路的引导者、学生发言中重要信息的捕捉者、学生发言后的点拨者就可以了。作为一名教师我要为学生做一次呼吁:老师,给我一个机会吧,我会还您一片惊喜的!

相关专题